主要创城
工作 |
测评内容 |
测评标准 |
测评具体要求 |
完成时限 |
牵头领导 |
责任人 |
1、在重要时间节点运用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宣传教育;
2、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推广普及活动;
3、开展“节俭养德”或“文明餐桌”宣传活动;
4、广泛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
5、推进戏曲传承发展,推动戏曲进校园、戏曲进乡村;
6、建立和完善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类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7、落实《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建立旅游不文明信息通报机制;
8、做好文明旅游正面引导与反面曝光;
9、落实行前教育、行中引导、行后总结制度,把好组团关、出境关、交通关、落地关、行程关;
10、治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11、在行业内制作刊播“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
12、在本系统开展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13、制定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措施;
14、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非文物建筑及遗址类)、文化馆等免费开放工作,健全基本服务项目;
15、以“四个一批”为抓手推动文化强县建设;
16、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增长率高于本省(区)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17、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年增长率高于本省(区)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18、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19、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0、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帮扶贫困乡村、贫困群众,助力脱贫攻坚;
21、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进农村开展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 |
Ⅲ-2
做好正面宣传 |
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广泛开展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中国道路宣传教育,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
说明本部门在重要时间节点(清明、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及抗战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运用网上访谈、基层宣讲、展览展示、演讲征文等方式,组织开展中国道路宣传教育的情况(每个节点提供图片资料2张)。 |
4月份按照时间节点加快各项创建工作推进落实,相关材料及时提交文明办;5月份各单位实地点位完成提升对标;7月底力争完成大的基础建设项目;8月份集中收集资料;9、10月份迎接省测。 |
苏艳华 |
刘春鹏 |
Ⅲ-4
深化推广普及 |
运用文艺形式和民族民间文化样式传播核心价值观。 |
提供文化团体创作推出展示核心价值观的电影、微电影、快闪、小说、诗词、戏剧、歌曲、曲艺等文艺作品的剧照、海报、封面照片或新闻报道截图。 |
Ⅲ-5 融入日常生活
|
1)依托公共文化设施、宣传文化阵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 |
①提供本部门依托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组织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场照片(每个场馆5张); |
②按照国家文物局要求,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活动。(图片资料) |
2)开展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等规范守则教育实践活动。 |
提供依托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宣传展示行业规范等规范守则教育实践活动的图片资料,每类3张。 |
Ⅲ-7 加强文化培育 |
1)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为重点,广泛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 |
提供传统节日期间本部门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图片资料5张。 |
4月份按照时间节点加快各项创建工作推进落实,相关材料及时提交文明办;5月份各单位实地点位完成提升对标;7月底力争完成大的基础建设项目;8月份集中收集资料;9、10月份迎接省测。 |
苏艳华 |
刘春鹏 |
3)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国办《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支持戏曲传承发展,推动戏曲进校园、戏曲进乡村。 |
①提供本部门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国办《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相关正式发文;
②说明本部门推动戏曲进校园的情况(说明报告、戏曲进校园演出图片10张,注明戏曲曲目、表演人员、时间、地点、主题);
③说明本部门推动戏曲进乡村的情况(说明报告、戏曲进乡村演出图片10张,注明戏曲曲目、表演人员、时间、地点、主题)。 |
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加强对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历史建筑、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 |
①提供县文物部门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的相关正式发文;
②列举本县加强对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历史建筑、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举措及实际成效(说明报告)。 |
Ⅲ-12 志愿服务制度化 |
建立健全登记注册、服务记录、关系转接、褒奖激励等机制,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 |
列举本部门建立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特色志愿服务项目的情况(说明报告、图片资料5张)。 |
4月份按照时间节点加快各项创建工作推进落实,相关材料及时提交文明办;5月份各单位实地点位完成提升对标;7月底力争完成大的基础建设项目;8月份集中收集资料;9、10月份迎接省测。 |
苏艳华 |
刘春鹏 |
Ⅲ-12 志愿服务制度化 |
组织本部门干部职工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全年每名志愿者志愿服务时长不少于48小时。
开展抗击疫情、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困难群体、残疾人、贫困户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环境保护、邻里互助、社会治安、健康教育、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活动;围绕服务精准脱贫、美丽中国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
提供开展抗击疫情、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群体、贫困户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社会治安、健康教育、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活动;围绕服务精准脱贫、美丽中国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图片资料)。 |
Ⅲ-50 文明旅游 |
1)建立部门联席会议或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统筹协调,各方联动的工作制度; |
提供本县召开部门联席会议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的情况记录(说明报告)。 |
2)落实《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建立旅游不文明信息通报机制。 |
①提供本部门落实《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正式发文;
②说明建立旅游不文明信息通报机制的具体举措(说明报告)。 |
Ⅲ—17
强化教育引导和监督管理 |
1)新闻媒体做好文明旅游正面引导与反面曝光,旅游黄金时节有热潮,宣传引导常态化; |
提供本部门依托媒体做好文明旅游正面引导与反面曝光的样报图片、电视截屏、网络截图(每类各三张,注意安排各法定节假日、寒暑假等旅游旺季的宣传报道,不能缺少反面曝光)。 |
3)落实行前教育、行中引导、行后总结制度,把好组团关、出境关、交通关、落地关、行程关; |
说明旅游行业落实行前教育、行中引导、行后总结制度,在把好组团关、出境关、交通关、落地关、行程关方面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说明报告)。 |
4月份按照时间节点加快各项创建工作推进落实,相关材料及时提交文明办;5月份各单位实地点位完成提升对标;7月底力争完成大的基础建设项目;8月份集中收集资料;9、10月份迎接省测。 |
苏艳华 |
刘春鹏 |
4)治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
市文明办征求市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意见、作出评价。 |
Ⅲ-14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 |
设计制作与城市景观相融合、与城市历史文化相承接、与市民接受方式和欣赏习惯相契合的公益广告,在所属领域广泛刊播展示。 |
提供旅行社等刊播公益广告的情况(图片资料,每处2张)。 |
Ⅲ-13
诚信建设制度化 |
贯彻中央文明委《关于集中治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的工作方案》,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诚信缺失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治理。 |
说明本系统开展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说明报告)。 |
Ⅲ-25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 |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制定与本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地方标准,公共财政有效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
①提供反映本部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的相关正式发文;
②说明近两年本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投入的情况(说明报告);
③提供反映本县把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城乡联动机制的相关正式发文;
④列举本部门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的具体举措(说明报告)。 |
Ⅲ-25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 |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推进公共图书馆、公共博物馆(非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公共美术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免费开放工作,健全基本服务项目; |
提供反映本县图书馆、博物馆(非文物建筑及遗址类)、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现场照片(每类两张,一张室内一张室外,要有显著的免费对外开放标识)。 |
4月份按照时间节点加快各项创建工作推进落实,相关材料及时提交文明办;5月份各单位实地点位完成提升对标;7月底力争完成大的基础建设项目;8月份集中收集资料;9、10月份迎接省测。 |
苏艳华 |
刘春鹏 |
以“四个一批”为抓手推动文化强县建设。 |
提供以“四个一批”为抓手推动文化强县建设的情况(说明报告)。 |
Ⅲ-25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 |
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出台具体政策措施,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增长率高于本省(区)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
①提供本县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环境的具体政策措施(说明报告);
②市文明办征求市级主管部门意见,对本县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增长率是否高于本省(区)同类城市平均水平作出评价。 |
Ⅲ-25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 |
改善文化消费条件,培育文化消费习惯,提高文化消费便利性,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年增长率高于本省(区)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
①说明本县改善文化消费条件,培育文化消费习惯,提高文化消费便利性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说明报告);
②市文明办征求市级主管部门意见,对本县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年增长率是否高于本省(区)同类城市平均水平作出评价。 |
Ⅲ-15 社会责任意识 |
开展扶贫帮困、慈善捐助、支教助学、无偿献血、器官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义演义诊、环境保护、植绿护绿等活动。 |
提供本部门开展扶贫帮困、慈善捐助、无偿献血、义演义诊、环境保护、植绿护绿等公益活动的情况(说明报告、图片资料5张)。 |
4月份按照时间节点加快各项创建工作推进落实,相关材料及时提交文明办;5月份各单位实地点位完成提升对标;7月底力争完成大的基础建设项目;8月份集中收集资料;9、10月份迎接省测。 |
苏艳华 |
刘春鹏 |
Ⅲ-57
扩大创建覆盖面 |
在机关、企事业、社区、景区等普遍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并延伸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在学校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
说明本部门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情况(说明报告、图片资料)。 |
Ⅲ-46 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经常化,组织文明单位帮扶贫困乡村、贫困群众,助力脱贫攻坚。 |
①提供本部门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的图片资料;
②说明本部门发挥文明单位作用助力脱贫攻坚的情况(说明报告)。 |
Ⅲ-49 乡风民风建设 |
1)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
提供本部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图片资料。 |
2)支持农村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推进婚丧礼俗改革,开展文明家庭(户)、文明村、文明镇(乡)创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
说明本部门加强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方面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说明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