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文明办按照“统筹全局、突出主线、打造亮点”的工作思路,开辟了“乡风文明大讲堂”流动宣讲阵地,着力构建四大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群众文明素质和致富本领,为推进乡风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和思想保障。目前已开展流动宣讲活动9场次,参与群众达1000多人。
一是着力构建先进典型展示平台。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发现基层群众主人翁意识不强、社会责任意识不强、个人文明素养不高等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我们从近几年来全县涌现出来的道德模范、最美宽城人等先进典型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用基层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进一步增强事迹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使广大基层群众从内心深处受到启迪,在农村形成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浓厚氛围。
二是着力构建传统文化传播平台。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为主题,根据农村受众特点,变高台说教为现场交流互动,用“接地气”的本地方言,传播、讲述尊老爱幼、兄弟和睦、孝敬父母等传统美德,传播正能量、弘扬新风尚,使基层群众在参与中得到了教育,思想得到了升华。
三是着力构建科学技术服务平台。按照“群众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送什么”的总体原则,结合地域、村情差异,有针对性的设计课题,从而提高科技知识的实际应用率和落地率。如塌山、化皮西部乡镇以林果栽植剪接技术培训为主,峪耳崖镇等矿业区以创新创业技能培训为主,基层群众既爱听又实用,富了“脑袋”的同时又富了“口袋”。
四是着力构建法律政策解读平台。针对农村群众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等现状,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入手,邀请资深律师采取讲案例、提问题的方式对“婚姻法、继承法、反家庭暴力法、财产纠纷”等法律法规进行解读,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