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甲台镇北五沟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我县亮甲台镇北五沟村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处,燕山第二峰都山北麓山脚下,属长河的发源地,海拔630-950米。全村行政面积约12.4平方公里,属丘岗地带,现有耕地1400亩,林地6780亩,村道路总长13km,已建成水泥路面10km。全村有9个自然村,15个村民组,302户,1100口人,耕地面积1410亩,党员41名。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北五沟村森林覆盖率67.2%,距离都山望海森林公园4公里,都山望海森林公园总素有“京东清凉圣地、华北朝圣名山”之称,原生态自然环境幽静宜人。农业产业基础雄厚。北五沟村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采取“农户+支部+家庭农场”的发展模式,成立股份制家庭农场。建设标准化果园1个,栽植300亩红星苹果和200亩小国光;流转土地1060亩用于种植小杂粮、油葵、榛子、欧李和树莓等。同时,该村气候条件独特,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全力打造“垄上人家”品牌,生产的小米获得了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并获得“中国优质小米”称号。
北五沟村以创建“文明新村”为总抓手,突出“四抓”即抓基础、抓服务、抓典型,抓机制,切实将文明村创建作为最大“民心工程”,纳入全村的整体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抓基础,创优文明环境,提升幸福指数。投资20万元开展“三清一拆”,有效治理“脏乱差”现象,卫生环境变得整洁干净;投资10万元粉刷墙壁建设文化墙;投资23.4万元绿化村主干道,绿化文化广场,修花坛,栽植树木花草2.35万株;建立完善农村垃圾清运和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0万元移址建设便民服务中心600㎡,占地2.1亩;改善村民出行条件,硬化新民居小街小巷14500平方米;投资36万元改善自来水工程,新建水源一处,新建维修管路2000米、维修压力池一处、维修检查井15个,确保村民喝上达标水。
抓服务,加大资金投入,建设美好家园。建设文化节点。新建8000平米文化广场1处,完成美化、亮化、绿化,新建了文化广场景观入口、文化书屋、文福亭等重要节点,健全服务功能,打造旅游驿站。文化配套设施持续完善。配有音乐喷泉、大屏幕、健身器材;绘制文化墙210 平米;完成村庄统一喷色10000平米,彰显乡村文明内涵。
抓典型,倡导美德进村,争做文明村民。培育先进典型。重点培树了省级文明家庭刘海泉家庭,并于2014年度被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省妇联评为“最美家庭”,让本村本土的凡人善举成为引领社会风气的榜样。提升全民素养。举办了“乡风文明大讲堂”、“美丽庭院我先行”、“星级家庭”等互比互评、健康保健、优生优育等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强化教育。积极开展建设“美丽庭院”工作。加大宣传,充分发挥典型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力打造美丽庭院标准户和精品户,成立由镇村妇联干部和巾帼志愿者组成的讲师团,定期开展活动。2015年北五沟村被县妇联评为美丽庭院创建示范村。
抓机制,广泛宣传普及,崇尚文明新风。建立长效机制。实施“一约四会”,即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遏制陋习,维护秩序。成立了《北五沟村乡村理事会》,凝聚智慧和力量。抓好文明宣传。张贴标语130多条,发放致村民一封公开信400多张,包村干部和村班子成员深入到各农户宣传文明村创建活动和有关知识,主动征求党员、群众对文明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制作宣传文化墙,形成以历史文化、计划生育、旅游开发、家庭美德、组织建设等内容于一体的文明宣传长廊,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图文并茂、帖合实际,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在全村形成了有力的舆论氛围,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