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城多措并举全力打造文明社区
近年来,宽城满族自治县紧紧围绕“创新管理、提升服务、攻坚升级、跨越发展”社区建设目标,从居民群众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着手,集中精力抓规划、抓投入、抓基础、抓难点、抓配套、抓提升,努力构建秩序、平安、活力、和美、幸福的文明社区。
持续投入,高标准建设社区办公用房
编制了《城市社区居委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自2010年起,相继筹资5380万元,采取“国有资产划转、小区开发配建”等方式,高标准建设了中街、北街、文笔峰、河西、缸窑沟5个社区服务中心和1个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配备了一站式大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文体活动室、书画室、阅览室、乒乓球室、多功能健身厅、残疾人康复中心等20多个功能室,同时设置了革命老区历史文化、满族特色文化、防灾减灾等教育展厅,社区服务中心成为居民办理审批审批事项、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的便民服务场所。
规范管理,创新便民服务机制
整章建制推进管理科学化,制定出台了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职责、社区服务站服务流程等各类规章制度169个,明确社区自治管理权、协管权、监督权38项,制定了“四百、五心、六声”社区服务标准,形成了“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内部协办”服务联动机制;综合整治推进管理规范化。制定了《居民小区管理指导办法》、《物业管理办法》和《物业企业监管办法》,在全县148个居民小区启动选举业主委员会工作,结合“数字宽城”建设,在居住小区、重要道路、人员聚集区安装摄像头283个,在148个居民小区集中组织开展了居民素质提升、环境卫生整治、爱国卫生、环境绿化美化、楼宇垃圾口封堵五项行动;划分网格推进管理常态化。在现有5个社区的大网格下,又划分了32个中网格、110个小网格,依托广大社区协管员分片包区、包楼院、包组户,对人口、计生、治安等事务实现网格化、信息化、动态化管理,构建了街道—社区—管片—楼院—家庭—居民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管理网络。
以文育民,丰富为民服务载体
成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3个,组建“河西社区巾帼秧歌队”、“社区合唱队”、“木兰满乡社区艺术团”、“书法协会”、“编织协会”、“西街盘鼓队”等群众性文体活动组织26个;组织 “彩色周末”、“红歌大家唱”等文体活动38场次;开展“文化、科技、法律、卫生”进社区等活动25场次;成功举办了两届“社区文化节”,形成了社区文化特色品牌,丰富了社区精神文明内涵,营造了文明、知礼、和谐、向上的先进文化氛围。发放《“十要十不要”社区居民公约》30000份,同时在148个居民小区中开展“文明示范小区创评活动”、“文明家庭”、“ 文明楼院”竞评活动,培树星级文明示范小区10个、文明家庭300个。
|